戴旭这人,在军迷圈里算得上响当当的角色。1964年他出生在河南民权县,早年跟着父亲在部队大院长大,父亲是原28军军官,常年在前线忙活对台宣传啥的。
戴旭自己呢,八十年代初考进空军电讯工程学院,学无线电技术和通信原理,毕业后分到空军地空导弹某部飞行学院,先干导航台长,管雷达设备校准维护,后来转新闻干事,写内部报道。
九十年代进空军政治学院深造,专攻军事战略和政治教育,2000年调到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,当教授,空军大校军衔。研究方向主要是中美军事对比,写过《盛世狼烟》这本书,剖析周边安全形势。
2010年代他活跃在媒体上,观点直来直去,常被叫“鹰派”专家。2020年自主择业退役,现在在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当战略分析师,用化名龙韬继续发文评论。戴旭的风格就是这样,话糙理不糙,总爱直戳要害。
他曾在北京电视台《对白》节目上,他扔出一句:“当今世界,没有一个国家敢在军事上和中国较量。”这话说出口,网上炸锅了,有人觉得太狂,有人点头赞同。
几年过去,再看这句,底气从哪儿来?得从中国这些年的军工积累说起,不是空谈,得看实打实的产能和装备迭代。
工业产能这事儿,说到底是打仗的命根子
二战时候美国为什么能一边帮欧洲一边在太平洋干?就靠工业底子厚,工厂开足马力,军舰飞机坦克像下饺子一样出。
眼下中国这工业神话,越来越有那味儿了。全球钢铁产量,中国稳坐第一,2024年数据是10亿吨多点,比后面几家加起来还多。
这不是光数量堆,中国钢材质量也上去了。比如太钢集团从2016年开始搞超薄不锈钢,失败七百多次,到2018年做出0.02毫米的手撕钢,后来迭代到0.015毫米,打破世界纪录。
这玩意儿用在航空航天和精密电子上,以前得高价进口,现在自己搞定,不卡脖子了。工业体系完整,技术迭代快,这让中国不光能量产,还保质量。和平时候低调发育,一有需要,产能转军用,速度惊人。
拿造船说,中国占全球市场近50%,美国才0.13%,美方报告承认,中国造船能力是美国的232倍。二战后美国有上万艘商船,现在国际贸易的就80艘,中国超5500艘大型商船。这些民用产能,转军用舰艇,眨眼的事儿。
2024年底,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下水,满载4万吨,双舰岛设计,全通甲板,还用上电磁弹射和阻拦技术,能起降直升机,未来可能带垂直起降战机和无人机。
专家说,这有望成全球首艘电磁弹射无人机航母,无人机群弹射出去,打击半径大,灵活性高,适合高强度海空对抗。双舰岛让航空指挥和航行控制分开,编队协同效率高。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转远海护卫,这工业底子功不可没。
美国这些年军工厂老化,供应链拉长,成本高企,中国自动化和机器人用得多,工厂建得快,现代化程度超美国。报告显示,中国制造商轻松转产军用装备,这差距拉大,美国的军事工业优势在丢,中国稳步追。
海军空军迭代,装备说话最硬气
海军这块,中国这些年下饺子不是白叫的。从2019年到2025年,航母从辽宁舰、山东舰,到福建舰,三艘齐了,各有特色。055型驱逐舰,112单元垂直发射,带双波段雷达,吨位大火力猛,2024年现身阿拉斯加湾,美国媒体直呼亚洲最强。
过去十年,中国新舰吨位够重建整个英国皇家海军,一年下水量顶一个中等国家海军总和。中国海军主力舰数量超美国,全球第一。这不是吹,数据摆那儿。空军也一样,J-20隐身战斗机,2024年产量近300架,还在扩。
2024年底,外媒报道中国试飞第六代隐身战斗机,无尾翼三发动机布局,全向隐身,超远程巡航,高态势感知,不用加油机就能长时间滞空,威胁敌后勤和指挥系统。之前还有无尾双发验证机首飞,中国不是赌一条路,多线并进。
第六代不是第五代简单升级,带全新作战理念,网络协同,智能决策,中国近十年重点突破,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。Y-20运输机、H-20轰炸机、远程巡航导弹组合,覆盖第二岛链外,战略打击和威慑能力强。
导弹方面,DF-21D和DF-26反舰弹道导弹,绰号航母杀手,DF-31AG洲际导弹2024年测试,射程12000公里。无人机这块,中国领跑,2025年2月浙大和湖州研究院搞出蜂群无人机,手掌大,500克不到。
无GPS自主导航避障编队,复杂空间穿梭自如,通讯协同动态防撞。用在矿洞探测救灾农业,现在军事潜力大,几十上千架集群侦察干扰打击,成本低难拦截。076舰未来当海上母巢,电磁弹射无人机,威力翻倍。
相比美国,2025年3月F-47六代机敲定波音负责,但波音737 MAX空难阴影在,成本控制差,隐身经验不足,还得管B-21轰炸机和F/A-XX舰载机,压力山大。中国空军从战术到战略转型,装备说话,硬实力摆这儿。
中美战略对决两败俱伤,美国输不起。这话不是吓唬人,基于军力对比客观分析。2025年,美国评估中国陆军规模第一,武器装备第二,综合军力第三。美国还是老大,但东亚打起来,得掂量。
戴旭说,现在是我们和美国差距最小时候,鹰派作风让他直言,中国工业产能35%全球份额,到2035年45%,珠三角用电够整个非洲用,这资源储备是军事崛起基石。
80%生产资源闲置,全开能年产150万吨军舰、1200架飞机、8000辆坦克,超美德日总和。特朗普政府点名戴旭,说明他的分析让美方警觉。
大国竞争,军工供应链综合成本决定胜负,中国无人化集群、智能化装备,正好对上这点。戴旭强调,中国防御性国防,不主动挑事,但不被轻易挑战。
未来不确定,但工业根基和创新追求,扎得深。话说回来,这自信不是自大,是二十年实干积累。从手撕钢到蜂群无人机,三航母到六代机,是体系化现代化进程。